【國際交流】2023年ANROEV年會 會議紀實(下)
2023.06.04
【新冠肺炎下的過勞問題】
●韓國
韓國在2021年爆發了疫情,雖然沒有進行大型的封城,政府以一定程序的隔離政策來控制疫情。在這段疫情嚴重的時間,為了推行隔離措施,導致某些行業過勞,例如公務人員,本來周工時是40小時,但是在疫情嚴重的時候,周末也都要上班,平日晚上也要加班,也沒辦法請休。因為根據法令,在緊急狀況下,工時限制都可以取消。另外就是物流配送員,在疫情之前,過勞案例並不多,但是疫情開始,增加了4倍,在2020年就有14個物流配送員失去他們的生命。
韓國物流工會分享新冠疫情下,物流配送員的過勞困境。圖片來源:職安連線
2020年因為疫情爆發,民眾害怕外出購物增加接觸感染機會,讓外送的貨品大增,那時,平均每週工時達71.3,每個人的工作都增加了,因為新冠肺炎,不只送貨,揀貨的人也增加工時了,很多人在工作時間都沒有空吃飯。當時街頭很多監視器都拍到物流配送員昏倒、崩潰的樣子。一再發生的過勞事件,激起社會大眾的憤怒,要求外遞公司要改善這個問題。迫於輿論壓力,物流公司與工會達成一些協議,之後,工時確實有下降,但仍然存在過勞死,因為有些公司還是沒有遵守這些規定,僅有30%物流配送員說他們可以不用再做揀貨的工作,但50%還是一樣要做揀貨的工作(延伸閱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社會共識如何改變物流產業的工作環境?)。
韓國的過勞問題,係因韓國勞雇不平等的狀況下發生的,必須要從結構面來做整體的改變,才可能改變現狀。
●印尼
2021年1月,一名在美食外送平台工作的男子在外送途中突然死亡,幾個月之後又有一名外送員猝死。突然死亡的現象不只發生在美食外送員身上,在Taxi或是Ojek的叫車平台,也有一些駕駛自殺;每一天都可以發現平台工作者自殺或猝死。深入了解後發現,印尼的平台工作者,每5人當中就有1人負債百萬,他們每個月大概有200多美金的收入,但是在新冠肺炎期間,病毒的傳播與政府限制人民行動的打擊下,為了維持日常需求,許多人被迫舉債度日。所以每個人都是負債累累,只能一直工作、工作、工作,很多外送員都說如果沒有賺到當日的基本開銷,他們就不會回家。而平台業者又一直降低外送員的獎勵金,更讓他們的問題雪上加霜。雖然陸續有不同平台的外送員進行抗議,但是零星的行動難以影響平台業者,因此,為了改善勞動條件並確保他們的權利,外送員應該團結起來共同行動。
●台灣
疫情大流行時,許多公司採取了在家工作的措施,這麼一來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模糊,而且學校也沒有上課,女性就需要負擔更多的照顧工作。事實上,因為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不清,也造成過勞難以認定。由於過勞是必須有非常明確的時數認定,但在家工作很難去證明工時,就有個案因為這樣而難以認定。另外是年總工時下降,但加班工時卻增加了,這當然會帶來更多的健康風險。去年(2022),台灣的重大職災死亡的人數達到六年來最高,營造業死亡職災人數約占全產業49%,因為經濟開始復甦,營建工程開案量暴增,趕工壓力帶來工安風險,導致更多人死於職災。
職安連線分享台灣在新冠肺炎期間的過勞問題。圖片來源:職安連線
現在世界各國多已恢復疫情前的生活,經濟也慢慢復甦,但有幾點也要特別注意,首先必須避免趕工拼經濟,防止工安與過勞的問題;第二是在家工作的型態,導致勞工與生活的界線模糊;第三個是與心理問題有關的長工時、霸凌等。
●日本
新冠肺炎對本地產業的影響,導致很多人的工時增加,勞工的狀況是惡化的,但是統計數字不一定能反映出來。在這段期間,過勞死申請與認定通過的個案數,絕對數字是下降,但是認定通過的比例下降地更快。以過勞自殺案件來看,根據警方所公布的統計數字,對比職業病補償統計的資料,可以看到85%未受補償。在這些自殺案件裡,來自工作壓力的原因除了工時過長,還有騷擾或是霸凌。
事實上,日本政府近年來將工時認定的定義更加緊縮,只有雇主明確地向勞工要求工作的時間才算,如果自己加班就不算是加班。只要雇主主張勞工的工時不算,政府就必須調查雇主是否真有要求加班的事實,雇主拒絕配合調查也不會被處罰,這麼一來,要認定就會更為困難。企業會為了撇清勞工的死因與工作無關,拒絕配合提供證明或是隱藏、造假資訊。例如有一個過勞自殺案例,已經通過政府認定獲得職災補償,但公司還是對外說是員工是感情因素而自殺。NGO的工作就是跟受害者家屬合作,儘可能找到資料來證明勞工有超時工作或被霸凌的狀況。這些努力除了是要幫受害者爭取補償,也是為了讓公司未來要採取防護措施,避免悲劇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