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工商服務時間】茶鄉的隱憂:採茶與製茶的職業傷病
每年的四月是台灣茶農忙碌的季節,一年當中重要的春茶,正是在「清明」至「穀雨」期間[1],也就是國曆約4月5日至4月20日這段時間內採收。正如俗諺所言「穀雨前三日無茶挽,穀雨後三日挽未付,穀雨過,茶葉卡粗過材皮」[2],在這個時節亦因氣候適宜植物生長、產量最多,從丘陵到高山到處可見採茶工忙碌的身影。
花蓮舞鶴茶園的採茶工,圖片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從採摘新鮮茶葉到加工製成各種茶葉成品,大致可分為「採茶」與「製茶」兩種工作項目。「採茶」需要技巧,像是綠茶必須採細嫩芽,紅茶則適中採、過嫰不宜,烏龍茶需要採成熟的茶菁[3],也有一心一葉到一心四葉的採摘標準,採摘過程也要保持芽葉的完整與新鮮;採茶不只要顧及品質,正確採摘亦能延長茶樹壽命[4]。
「製茶」依茶葉發酵氧化程度,分為不發酵茶(綠茶)、部分發酵茶(包種、烏龍)、全發酵茶(紅茶),在製程上有所不同,其中以部分發酵茶的製作最為複雜與最需要技術。茶葉的相關製程大致上可分為萎凋、攪拌、殺菁、揉捻等步驟(製作過程如下圖)。萎凋在使茶葉重量、體積、硬度降低,促進化學反應產生特殊香氣及滋味;攪拌目的在減低茶梗水分;殺菁在使葉片軟化,利於後續揉捻成形且去除不良的菁味;揉捻則是將茶葉捲曲為條狀,也是過程中最辛苦的,以人力反覆將茶葉揉捻成條索狀或是球狀。最後將成型的茶葉乾燥,即完成毛茶製作[5]。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勞力,以高山茶區的製茶廠為例,一天的入菁量若有3,500至4,000公斤,就需要80到90位人力採茶與製茶[6]。
台茶加工製作流程圖,圖片來源:農委會茶葉改良場。
▌製茶業的職業傷病
從種植、採摘到加工,整個製程都需要大量且密集的體力活,雖然目前已使用許多機械來減少人力的需求,不過仍有許多工序不易用機械取代,像是採摘茶菁、揉捻茶葉等。採茶時需要長時間站立、彎腰或低頭,反覆使用手部動作,還要長時間背著採滿時重達10公斤的採茶簍;揉捻茶葉必須用力將布團揉緊,解塊再揉,反覆進行數次,直到茶葉成型。長時間反覆性動作與持續負重的狀況,都可能造成相關人員的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在一份以台灣製茶業從業人員為調查對象的研究顯示,無論是採茶工還是製茶工,超過半數以上認為工作中嚴重的問題來自疲勞、肌肉痠痛[7]。
除了肌肉骨骼的問題外,該研究亦指出其他的問題包括熱危害、滑倒、切割傷、噪音等。由於沾了露水或淋雨的茶菁在加工容易出現菁味、燜味,採收時間多在早上9、10點露水已乾,到下午3、4點這之間,這段時間也容易有熱危害的風險。茶園多位於山坡地,上下坡容易滑倒;製茶廠內則常有茶葉殘渣或茶粉散落地面,導致行走時滑倒的風險增加。切割傷主要發生在採茶時,因使用銳利刀片,而有切割傷的風險。另外,現在製茶場所也會以機械來進行浪菁、殺菁、揉捻或做型、焙茶[8],機器運轉會產生噪音,愈多的機器、愈小的製茶空間或在密閉的環境下,噪音的危害更劇。
勞力密集的製茶業需要大量人力,從種茶、採茶到製茶,中間還需要像是噴藥、除草、施肥、修剪、載工及揀茶枝等勞動力[4]。就像其他的農作一樣,製茶業也有從業者高齡化、缺工的問題,近年來有外籍配偶,甚至是無證移工加入採茶班[9],這些工作者多沒有職業安全的教育訓練,也缺乏潛在職業傷病的認知。如何提高他們對於職業風險的意識,以及改善農業生產製作環境,保障從業者的勞動安全,是政府在解決農業勞動力不足時,同時必須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
[1]穀雨,是24節氣之一,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約落在國曆4月19至21日。
[2]意為春茶須在「穀雨」前後一週採茶,太早或太晚摘採的茶葉品質不佳。
[3]茶菁是製茶的原料,採收以茶樹新長出的嫰芽或嫰葉為主。
[4]潘美玲,2018,茶知錄:台灣茶葉拼圖,經典雜誌、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5] 臺灣特色茶分類及加工製程簡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改良場。
[6]黃惟揚、林和春,2018,日本自動化製茶廠介紹,茶葉專訊,103:8-10。
[7]鍾美惠、王志達、劉立文,2016,〈製茶業工作場所現場物理與人因性危害調查研究〉,《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季刊》。
[8]余舜德,2013,〈臺灣凍頂烏龍茶之工匠技藝、科技與現代性〉,《臺灣人類學刊》。
[9]曹馥年,2022,中央山脈裡,那些扎了根的移工家庭,報導者。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工商社會的工作早已超過三百六十行,同行之間還有細緻分工,各有著自己的專業。 喔炫!51新系列-「安安工商服務時間」不賣藥、不賣補品,服務時間敘說勞動者的故事,讓大家看見與了解這些支撐起我們生活所需的每個職人工事,以及隱伏在工作背後的安全與健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