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工商服務時間】音樂家的隱痛─演奏帶來的健康風險
音樂家的隱痛─演奏帶來的健康風險
提到音樂家,多數人腦中浮現的不外是優雅、文靜的形象,或是在舞台上總是氣定神閒的模樣,很少會把樂器演奏與運動聯想在一起,忽略了演奏樂器是需要複雜、精確的肢體動作。以演奏為業的音樂家也和專業的運動員一樣,為了演奏樂曲或練習技巧,每天反覆性練習,在高強度的訓練下因為過度使用導致肌肉傷害,甚至影響了職業生涯。
音樂演奏者因為重複練習技巧,過度使用下導致了肌肉骨骼的損傷。示意圖,圖片來源:Andrea Zanenga
▌演奏相關的肌肉骨骼疾病
早在18世紀,職業醫學之父Bernadino Ramazzini在其撰寫的《工人的疾病》(De Morbis Artificum Diatriba)一書裡就已提到樂手的職業傷病問題。音樂家普遍可能因為長期負重(樂器)、不自然的操作姿勢等導致腕道症候群、肘隧道症候群,重複與過度使用造成腱鞘炎、滑囊炎和肌腱炎等,長期站立與坐姿不良讓音樂家的頸部、背部疼痛[1]。幾乎沒有哪一種樂器可以避免演奏者免於疼痛,只會因演奏的樂器而有不同的疼痛的位置,例如長笛演奏者需要肩膀外旋和外展,可能會有肩膀的問題;單簧管和雙簧管演奏者需要支撐樂器而導致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蹼狀區域疼痛;操作弦樂所需的靈巧性會導致弦樂演奏者上肢感到疼痛[2];即使是歌手也有各種傷害,如急性喉炎、聲帶損傷和出血等。
根據研究指出,音樂家受到演奏相關的肌肉骨骼疾病(playing-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PRMDs)影響的比例為50%至76%[2];另一個以英國交響樂團成員的調查則顯示,有高達86%的音樂家表示他們在前一年經歷了某種類型的肌肉骨骼疾病[3];台灣的研究也指出有平均54.8%的大學音樂系、高中音樂班學生曾罹患PRMDs[4]。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在音樂家身上是如此普遍,但多數的音樂家會認為演奏傷害是不可避免的情況,因此選擇在疼痛中繼續練習或演出,結果卻導致永久性的傷害,在知名的演奏家如舒曼(Robert Schumann)、古爾德(Glenn Herbert Gould)、費萊雪(Leon Fleisher)、迪西特(Misha Dichter)與旅美鋼琴家陳宏寬身上都看到這樣的例子[5]。
▌超出人體承受的樂器分貝
音樂家除了普遍的肌肉骨骼疾病困擾外,另一個常見的健康風險則是聽力損傷問題,包括耳嗚、聽覺過敏[6]、重聽等。專業音樂家聽力損傷的風險並不難以想像,常見的樂器所發出的音量往往超過人體承受的標準,例如小提琴約84-103分貝、豎笛約92-103分貝、長笛為85-110分貝、伸縮喇叭85-114分貝、木琴90-92分貝[7],若是需要演出大編制的作品,同時演奏多種類型的樂器,音量更會超過可容許的噪音範圍;或是演奏者在台上的位置與舞台喇叭擴大機的距離等等,都會對演奏者的聽力產生影響。
幾年前一名英國皇家歌劇院的樂團成員在排練過程中因後方小號的巨大聲響導致突然耳痛,之後就持續有耳嗚、聽覺過敏與頭暈的症狀,嚴重影響他的專業演出,這名中提琴手因此提出告訴。英國高等法院認為歌劇院違反職安法令,讓該名中提手暴露於130分貝的超標噪音下,導致其聽損,判決歌劇院須予以補償[8]。這個案子的判決結果打破音樂界的迷思,過去總認為管弦樂團與現場音樂所產出的聲音,不同於工廠製造過程產生的噪音,所以不適用於相關的標準。但在這個判決之後,樂團經營者必須要思考如何監測與控制音量,採取適當的措施來保護這些音樂家,避免噪音損傷他們的聽力。
專業的音樂家在漫長的養成過程中,除了需要高強度的練習之外,還需面對來自同儕之間的競爭、追求完美演奏的壓力,以及上台演奏、面對觀眾的緊張與不安情緒。這些外在的壓力所造成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張等生理反應,不利於需要精細技巧控制的表演,讓音樂家在練習和演奏時過度用力,進一步導致PRMDs的發生,在心理上與生理上造成困擾[9]。如何避免受傷對音樂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事,因為一旦受傷必須休養數天至數月不等,將會嚴重影響其職業生涯。不過,由於音樂家多數時間是獨自練習,不像運動員可能有教練或醫師在一旁觀察或監看,在這樣的前提下,透過教育訓練提高音樂演奏者對身體的保護意識、認知正確的演奏技巧與姿勢,不只提升演奏效率,也讓他們的職業生涯更為健康與長久。
[1]職業性腕道症候群認定參考指引、職業因素罹患肘隧道症候群與橈隧道症候群之認定參考指引
[2] Heinan M. A review of the unique injuries sustained by musicians. JAAPA. 2008;21(4):. doi:10.1097/01720610-200804000-00015
[3] Leaver R, Harris EC, Palmer KT. Musculoskeletal pain in elite professional musicians from British symphony orchestras. Occup Med (Lond). 2011;61(8):549-555. doi:10.1093/occmed/kqr129
[4] 蔡佩倫、黃鈺婷、謝惠茲,音樂學子演奏相關之健康問題探討。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2007;3(2)118-127
[5] 陳光群,從「身體地圖」之概念及運用探討鋼琴演奏型傷害,南藝學報,2021,22:37-56
[6] 聽覺系統異常敏銳而失去對聲音的忍受度,以及適聽範圍(dynamic range)明顯的降低,有時也會伴隨著耳鳴和耳痛。聽覺過敏者會難以忍受日常的聲音,這些聲音變得痛苦跟響亮,嚴重者會影響日常生活。
[7]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浪漫背後的代價─談音樂家的職業傷害,樂覽,2008,105 (3)14-15
[8] BBC NEWS, 2019.04.17, Royal Opera House loses appeal over viola player's hearing
[9] 蔡佩倫、黃鈺婷、謝惠茲,音樂學子演奏相關之健康問題探討。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2007;3(2)118-127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工商社會的工作早已超過三百六十行,同行之間還有細緻分工,各有著自己的專業。 喔炫!51新系列-「安安工商服務時間」不賣藥、不賣補品,服務時間敘說勞動者的故事,讓大家看見與了解這些支撐起我們生活所需的每個職人工事,以及隱伏在工作背後的安全與健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