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螺旋
無盡的螺旋
文/鄭筑羚
戴夫巴德從阿富汗戰爭退伍後,轉職當了警察,擔任重要人物的保鑣,這份工作需要他百分之百的專注力,這樣才不會將思緒困在戰場上不得動彈。即便工作可以作為避風港,暫時逃避腦中轟隆作響的砲彈聲、受傷的同袍臉孔與自己身上的傷痕…,但下班後還是無可避免地被回憶帶回令人恐懼的戰場。經歷創傷之後,戴夫就像是被設定在警戒狀態,對每種可能帶來威脅的刺激都高度警覺,這也讓他急躁易怒以及糟糕的睡眠狀態,即便睡著仍保持著戒備狀態,因而攻擊了前來喚醒他的內政大臣。
戴夫是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熱播影集《內政保鑣》的男主角,這齣戲引起話題的不只是劇中那些發生在倫敦的恐怖攻擊行動如此貼近生活,還有在電視劇中可能不是那麼浪漫也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從螢幕中我們看到一個處於家庭破裂、抑鬱、需要酒精,甚至企圖自殺的退伍軍人。事實上,一份英國國王學院的研究也指出,參與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的退役軍人有9.4%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認識,臨床上的研究主要是來自退伍軍人。1970年代的美國越戰退伍軍人,經歷了在越南血腥殘暴的戰爭後,回鄉後出現各種社會適應問題、身心症狀與自殘行為。1975年一份關於剛自越南退役的軍人研究,顯示有67%的軍人有睡眠障礙。從那時起陸續針對參與越戰老兵的許多研究,也讓社會看見他們的心理創傷與獲得國家的照顧。爾後,相關的創傷研究也陸續拓展到其他的創傷事件高風險的職業,例如警察、消防人員等。
▲許多美國軍人在越南戰爭期間,飽受身心創傷。圖片來源:TIME
在台灣,針對特定職業,如軍人、警察與消防員等高風險工作者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研究並不多見,不過有部分國內學者已開始關注職災勞工發生職業傷病後的心理創傷問題。自2009年起,郭育良、林冠含與秦唯珊等人以曾住院治療三天、且有獲得勞保給付的職災勞工為研究對象,分別於災後3個月、12個月與6年為階段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因職災住院的勞工在災害發生後的3個月,推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個案有4.2%、重鬱症個案佔4.0%、同時具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重鬱症者為2.3%。而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來說,時間並不會治癒一切。秦唯珊等人於2017年發表的研究論文指出,職災勞工在災害發生後6年推估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為7.2%、重鬱症有9.2%,遠高於災害發生後12個月的5.1%與2.0%。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會不斷重覆回憶或夢見事件的經過,過度激動而影響睡眠或有睡眠障礙,以及拒絕想起或參與任何與事件有關的活動,產生社會退縮等反應,心理諮商與治療是他們所需要的協助,然而現有對職災勞工的心理健康資源不足。目前職業安全健康署依據《職業災害勞工職業重建補助辦法》,以計畫形式補助醫療院所及相關團體,提供心理輔導及社會適應、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職業輔導評量、就業服務、職業訓練及職務再設計等服務,目前補助27個單位,資源分佈不均。而許多勞工在災後難以重返職場而陷入貧窮處境,必須仰賴家庭支持,甚至是社會救助,遑論負擔心理治療的支出。
▲戴夫巴德在同事與妻子的勸說下,開始尋求心理諮商協助,圖片來源:iNews
在職災發生後,勞工除了身體的損傷需要復原,心裡的傷痕也需要撫平。早期介入與治療,可以預防或減輕創傷記憶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心理上的傷害相較於身體的創傷更難以辨識與評估,需要主動與積極的協助,而現行的資源顯然遠遠不足以協助職災勞工。政府除了加強職災預防之外,更應改革現行制度的缺失,從整體面來規劃職災勞工的災後服務,建立專責的職災勞工心理健康支持系統,整合與擴大職災勞工之補償、重建、復工等相關資源,而不是讓職災勞工的心理創傷如同螺旋一樣,無止盡地纏繞著他們。改革制度、整合資源與積極服務是目前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創傷後壓力症》。
鄭筑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