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船人的海海人生

2018.09.24

 行船人的海海人生


文/鄭筑羚

 

今天是中秋節,相信許多在外地打拼的人,正在家中與家人享用著月餅、文旦與烤肉。在這樣一個「花好月圓人團圓」的節日,若無法與家人一起度過,是多麼令人感傷。這首「行船人的純情曲」,就唱出了在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與船員,以海為家無人為伴的寂寞。

 

「八月十五彼一天,船要離開琉球港,只有船煙白茫茫,全無朋友來相送;

滿腹憂悶心沉重,看無愛人伊一人,堅心忍著純情夢,帶著寂寞來出航;

生活海面行船岸,海水潑來冷佮寒,為著前途來拍拚,心愛應該了解我;

無情風浪怎袂停,心事一層又一層,奮鬥拍拚的男性,將來才有好前程;

船若入港兩三工,又閣趕緊欲出港,阮的愛人無來送,叫阮怎樣來出航;

行船的人免怨嘆,心情著愛放輕鬆,等船重入琉球港,約束心愛伊一人。」

 

歌曲由來自漁家子弟的陳一郎娓娓唱出,在1980年代紅遍台灣。歌詞不只道出討海人的心聲,也是勞工咬牙吞忍工作艱辛的寫照。那時候的台灣正是經濟起飛,人人相信著愛拼才會贏的年代。歌詞中的主角就是這樣相信著,只要現在努力,將來就可以和心愛的人有美好的生活。

 


▲影片來源:youtube

 

歌詞裡的主角是來自琉球港的討海人,對琉球人來說,只能種地瓜的貧瘠土地,迫使他們必須向大海討生活,上船工作幾乎是當地人的選擇,這也使得早期台灣的漁業工人多來自澎湖、琉球等地。另外,為了補充勞動力,許多漁公司也招募原住民上船。不過,隨著漁獲量下降,漁工的工資也跟著不穩定,加上1970年代城市興起,各地方的建築業蓬勃發展,建築業吸納了原本從事礦業、漁業勞動力。例如,原本為台灣漁業重要勞動力來源的原住民,紛紛投入日薪高、粗重的建築板模工或鐵工這類工作。而不足的漁業勞動力,也轉向以外籍勞工填補,包括中國、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等。

人說「討海行船三分命」,不只是大海充滿著無可預測的危機,還有來自船上作業的各種風險,包括日夜顛倒、超時的工作、不安全的工作環境、操作危險性機械、肌肉骨骼疾病、消化系統疾病、職業性氣喘等,還有長時間的離鄉背景,船上封閉且單調的工作環境,造成船員的壓力與磨擦,階級分明與高壓的管理,船上喋血事件時有所聞。甚至,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鋌而走險,造成違反法令、發生遠洋漁船在外國被扣留。而遇到海盜劫船,更是從事海上工作無法預估的危機。


▲漁業職業風險高,圖為海巡人員救援船上受傷漁工。圖片來源:海巡署

 

漁業統計資料來看,遭難漁民人數仍為數不低,近5年來,每年死亡的漁民在33-47人之間,以2017年來看,死亡漁民有33人、傷殘31人、失蹤4人,遭難原因主要係因落海。國際勞工組織早已指出漁業是一個危險的行業,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針對國內漁業勞工的職業災害所做的研究亦指出漁業是台灣最危險的行業之一[1]。除此之外,不少台灣遠洋漁業船上工作環境惡劣,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台灣四面環海,向海洋討生活是島民為了生存的方式,如今也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漁業船隊,漁隊的足跡遍及三大洋,銷往先進國家的漁獲也為台灣帶來可觀的外匯收入。然而漁業王國之名卻是奠基在以最低成本追求最大利益的前提之上,不只是非法捕撈,還有漁船裡惡劣的工作環境。如果能有選擇,多數人不願意從事這些工作,過去,台灣不足的漁業勞動力,靠著離島漁村或原住民填補,勞動力短缺後轉向其他國籍的漁工補充。以前發生在原住民身上的苛扣工資、超時工作與職場暴力,後來則由中國、東南亞的勞工承受。

海上喋血事件曝露了外籍漁工惡劣的勞動條件與工作環境,多年來卻未獲正視。今年5月台灣一艘漁船即因勞動環境惡劣、漁工缺乏合約保障以及非法捕撈等違規事項而被扣留在南非開普敦,這是去年(2017年)11月國際勞工組織第188號公約生效後,全球第一艘因違規被扣留的漁船。為了逐利,不肖的遠洋漁船枉顧國際公約進行非法捕撈、為了撈更多的魚讓外籍漁工猶如機器般不停轉,漁工剝削的問題從未消失。政府應更積極改善漁船的勞動條件與工作環境,讓每個行船人的純情曲都能實現。

 

 

[1] 相關研究報告:台灣地區漁業職業危害成因分析研究減低漁業勞工職業災害死亡率計畫減低漁業勞工職業災害死亡率計畫(二)漁業勞工職業災害預防及健康保護計畫各國漁業職業安全衛生法令比較探討與我國漁業減災策略展望




參考資料
 
報導者,〈造假.剝削.血淚漁場-跨國直擊台灣遠洋漁業真相〉


楊士範,《礦坑、海洋與鷹架》,台北:唐山出版。
 
 

 

 鄭筑羚


因為對工作的焦慮,開始關注勞動議題。現為職安連線工作人員。

 

 

 

喔炫!51是職安連線嘗試做的新計畫,「喔炫」來自OSH(Occupational Safe and Health),也就是職業安全與健康;51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未來專欄將於每個月第五週的週一刊出。 
在這個專欄我們將透過書寫,從小說、戲劇、電影與動漫等媒材裡,挖掘日常生活、社會文化裡被當成背景的職安議題,轉化硬綁綁的法條政策和拗口的專有名詞,變成生活中有溫度的人事物,有時候也會來點冷知識。
專欄內容由相關領域的實務工作者、研究者撰寫,期許每月一篇的小故事,能讓大家看見百工的職業風險,以及提升對安全與健康的認知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