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災之後》新書發表會

2019.02.22
 
 《職災之後:補償的意義、困境與出路》新書發表會
 
 
   

 

經濟成長是每個國家追求的目標,在這過程中卻有許多勞工犧牲了身心健康甚至失去生命。而台灣長期以來紛亂的職災補償制度不僅未能降低勞雇衝突,反使職災者陷入法律迷宮。時值政府推動《職業災害保險法》立法之際,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鄭雅文研究團隊與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將研究成果編撰為《職災之後:補償的意義、困境與出路》,今(22日)於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舉辦新書發表會,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議題,激發更多社會關注與公共討論,促進職業災害補償制度的改革。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長詹長權表示,《職災之後》的出版彰顯了公共衛生的精神-將知識化為行動,具體展現在政策與法律制度的改革上。他強調主編鄭雅文教授長期投入職災補償制度的研究,運用這些知識形成對政策的建議,後續希望政府單位、立法機關能夠善用這些知識,讓每個勞動者都能尊嚴工作。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指出,身為醫師,他每天要面對許多罹患職業傷病的病患,但這些職災都是可以預防與避免的。一方面,政府須管理與規範雇主做好職場的安全衛生,例如落實勞動檢查。另一方面,罹患職業傷病的勞工在尋求職業病認定的過程遭受到許多困難,也必須進行改革。這本書只是一個起點,希望大家一起催生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每個人都是勞動者,也是潛在的職災候選人,唯有改善職場環境,才能保障每個人的健康與安全。

台北市政府勞動局長賴香伶表示,無論是過去在工運界或是現在在地方政府的服務經驗,讓她對於書中所提出的論點感受很深,特別是在職災通報與職業傷病鑑定的問題上,複雜的行政程序讓職災勞工無法立即獲得所需的協助。而書中對於德國、日本等國家的制度介紹,也是未來政策可以參考學習之處。對於現行制度與資源不足等問題,地方政府很願意和中央政府一起合作,共同讓制度更好。

立法委員蔣萬安指出,在立法院曾協助一些在尋求職災補償過程中四處碰壁的勞工,對於職災勞工的處境深有所感。勞工在發生職災之後,最擔心的就是沒有薪資收入、失去工作,甚至可能為了生活而負債。職災補償金可讓這群弱勢勞工避免生活陷入困頓,因此他在2017年提出《勞動基準法》第61條的修正草案,以保障職災勞工的生計。職災勞工所遭逢的困境不僅於此,還有來自法律、政策層面的問題,需要通盤檢討與調整。《職災之後》真實呈現了台灣的現況與國外值得借鏡的制度,希望大家一起廣為宣傳這本書。

立法委員鍾孔炤強調,職災發生之後,影響的不只是罹患傷病的當事人薪資減少而已,還有他整個家庭的生計,還有對社會、國家來說都是勞動力的損失。如何快速協助職災勞工,是建立職災補償制度的目的。目前,我們整個補償制度不只是勞保,還有《勞基法》、《民法》與《職災勞工保護法》,多重關卡猶如迷宮。而現行保費過低,無法提供適當的職災補償,也無法保障勞工的經濟安全,更是一大問題。行政部門正在著手修訂《職災保險法》單獨立法的草案,預計於今年6年提出。期待專法可以從勞工的需求與處境出發,給予職災勞工更完整的保護。

立法委員吳焜裕指出,職災重要的是預防,但現行行政體制對於職業傷病的預防與職業安全衛生的促進仍不夠積極。而勞工發生職業災害之後,也必須提供完整的補償與重建。因此,必須要更積極推動《職災保險法》單獨立法,改變職災補償制度的沈痾。

本書作者則共同呼籲,時值政府推動《職業災害保險法》立法之際,本書綜觀國際經驗,對於改革方向提出以下建議:(一)全面納保並擴大適用各業;(二)擴大給付項目、完整保障勞工的生活水準;(三)健全保險財務;(四)強化個管服務、主動通報與資源連結;(五)預防與重建工作專責化;(六)資訊公開與社會參與。我們衷心希冀透過公共的討論,盡速建立符合社會正義與共同良善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