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安講座10】原住民高職災低保障的勞動困境
原住民高職災低保障的勞動困境
長期以來,原住民族有著較高的人口從事高職業風險的工作,職業災害發生比例遠高於全國平均值。近幾年,原住民族勞工的職災千人率雖有降低(從2013年5.956‰降至2016年4.936‰),仍遠高於全國職災千人率(2.953‰)。然而這些數據也僅呈現勞保給付案件,相較於全國有超過九成的就業者投保勞保,原住民投保的比例不到七成,更多的是不在統計數據上的黑數與生活的毫無保障。
工作狀況、工作環境與職業傷害的發生環環相扣,惡劣的工作環境、不穩定的就業狀態,造成原住民族勞工高職業災害的後果。如何透過更公正的政策與制度設計,保障族人的職場安全?
┃與談人:以撒克.阿復 Isak Afo(台灣原社秘書長) ✕鍾佳玲(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台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主持人:黃怡翎(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
┃時間:2017年11月28日(二)晚上7時至9時
┃地點:左轉有書╳慕哲咖啡(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
鍾佳伶(台北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
新事服務中心是由古尚潔神父創辦,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協助及保護勞工的權益。服務對象為職災勞工、原住民和移工,服務內容包括個案服務、團體培力及推動政府的政策制度改革。對於職災勞工的個案協助包括了法律服務、資源轉介、個案管理、支持性團體以及協助職訓讓他們重返職場等。
根據官方統計,104年全國有3萬2千人因工作而受傷、失能、死亡,職災千人率為3.191;製造業、營造業比例占59%,其中原住民族職災千人率卻高達5.15。實際上,從事營造業的族人經常反應,工作受傷是家常便飯,尤其在工地工作風險更高。105年原住民職業災害雖有下降,但職災千人率還是高達4.94。
原住民常見的職業災害以工地墜落的比較多,還有像是搬運工,因為長期搬重物會有椎間盤的相關傷病問題,有一些開貨櫃車的就會有交通事故造成的傷害。
為什麼原住民的職業災害這麼高?第一個是不安全的工作環境。雇主為了省成本,他不要花錢在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那原住民勞工為什麼要去做危險的工作?因為他可能已經一個月沒工作了,今天有工作可以立刻拿到現金,根本沒有辦法挑選工作場所到底安不安全,經濟的壓力讓他無從選擇。還有學歷,從部落出來,很多時候原生家庭也是貧窮的,學歷大多國中小學畢業或輟學,當教育程度比一般的勞工差、家庭又貧窮,他幾乎沒有辦法去做專業性的工作,只能做體力性的工作。為了生活,不管工作環境安全或是不安全都得做。
再來是不安全的工作行為。有可能原住民勞工比較單純,他不知道工作要戴護具,也不知道要怎麼保護自己。若是勞工疏忽了安全裝備的時候,雇主就要告訴他,若是有違反安全規範的時候,也要糾正及教育勞工,雇主應善盡監督的責任。
對於原住民族的高職災問題,我們有幾項建議:
建議一就是加強勞動檢查;如果是原住民的單位,若有看到職災,可以去勞檢檢舉,加強事業單位的安全。因為原住民多是打零工,也沒有錢去加入工會繳勞健保。所以建議政府落實法令的執行,確保工作環境是安全的。
建議二是加強宣導;政府單位目前是做了很多的宣導,但只做了阿美族言的版本,但我們法定就有十六族,而且許多原住民又低學歷,建議這些文宣品應以原住民族的文化觀點、生活習慣來切入。再者是很多文宣都放在網站上,家貧的勞工家庭根本沒有電腦、網路,年紀大的也不會用電腦,做這些網站的效果不大。政府直接走入部落的效果會更好。
建議三是要落實職業安全宣導;若雇主沒有依法提供勞工職安衛的教育訓練,政府應有相應的措施以確保雇主提供。政府自己做的教育宣導活動或課程,也要確保族人是可以去參加的。
預防職業災害要切記3「不」、4「要」,包括工作前及工作中「不」喝酒、「不」熬夜、身體不舒服「不」要勉強工作。之前有個個案,工作有和家人說身體不舒服,但還是繼續去工作,結果在工作中猝死,家人本來以為是過勞,但其實肝硬化,他是長期不舒服,還是忍著去工作。4「要」包括「要」工作前做好準備、「要」重視自身安全衛生權利—接受教育訓練及預知危害、「要」遵守作業場所安全工作守則、「要」正確選擇並使用個人安全防護具。
建議五是要提升與培養原住民族的教育程度與生活質量。改善原住民族的教育程度,懂得在工作中自我保護;提升生活質量,改善他們的生活習慣。
我們有許多個案的職業傷病問題,因為非重大職災,雇主沒有通報義務就不通報,都得靠勞工申訴,但這需要蒐集證據,家屬常常很難舉證,第一現場遭雇主的破壞,因此想建議醫院和勞檢單位合作,只要受傷勞工跟醫生說是工作中受傷,醫院就跟勞檢單位通報,以保全工作現場的證據。
建議六是雇主和政府都必須落實相關的法令,公開資訊讓大眾檢視。對於吹哨者也應增加獎金制度,鼓勵勞工能主動舉發雇主違法事項,降低職災發生,若勞工因此遭到雇主惡意資遣,主管機關可將一部分罰款給吹哨者勞工,保障失業期間無工作所需的生活費用。
以撒克.阿復 Isak Afo(台灣原社秘書長)
談原住民族的職業災害、勞動處境的問題,今天會先從整個歷史面向來談,這些勞動的問題與原住民族傳統的勞動文化,受到現代社會的衝擊息息相關。全世界的原住民族皆會遇到的處境是,當所謂的「文明」來了,卻是帶來破壞;這些殖民者以為的發展,給原住民族的卻是災禍性的後果,像是疾病、戰爭、毒品和飲酒。過去的殖民者可能是用船堅砲利的征服方式,現在可能用甜美的收編方式,原住民族在多重層殖民脈絡下生存,想要過得自由,但身上有許多束縛。國民黨來了之後,黨國教育成功地吸納了許多原住民成為軍警。像每年海軍陸戰隊的特殊儀式-天堂路,大概通過的有百分七十都是原住民,有些原住民家庭三代都是蛙人部隊。原住民在國軍的比例很高,但從過去到現在也只有四個上將而已。
無論是日本皇民化或是後來的黨國教育,都只是要將原住民馴為工具。這裡引用美國一位印第安詩人曾說:「在我的生命歷程裡,我只聽到一個關於加州印地安人的故事:不信上帝、骯髒、愚蠢、醜陋、野蠻、酗酒、不道德、懶惰、懦弱的人…。但經過適當訓練和動機,他們會成為優秀的工人。」這段話不只是印第安人、套用於台灣的原住民也一樣。
原住民族,根據原住民族身分法,分為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這是很明顯的劃分的政策,後來在原基法又加了一個都市原住民的身分。
原住民族從以前到現在從事的工作很多都是不安全的工作環境,無論是台北捷運興建或是蘇花公路的工程,很多得到潛水夫病的勞工都是原住民,他們的包商對於工作環境的安全並不是那麼重視。比較明顯的是中正紀念堂的這個工程,你看很多都只是簡單的架子、工人也沒什麼防護,像我很多鄰居都是做營造,在工作中摔死的,這種建築工作造成很多人工傷。我有個朋友就說,他有懼高症,但為了生活,需要爬鷹架時就先喝提神飲料,這些飲料可能是含酒精的,但不這麼做就無法工作。
原住民遷徙到都市的,最早應該是在1950、60年代,那時候台灣工業發展,加工出口區很需要工人。那時候我還是小學生,每一年小學畢業典禮時,外面就有遊覽車在等,典禮一結束那些哥哥姐姐就被載去加工出口區當工人或是送去礦坑當礦工。
都市原住民可以分為幾種類型,過去有一種叫「季節型都原」,只有在農閒時到都市打工,像是桃園復興鄉(賣水果)的原住民族;第二型叫「旅居型都原」,他們在故鄉還有土地、房子,雖然到都市工作,但戶籍不遷、心還是在原鄉,退休後回原鄉居住;第三種叫「定居型都原」,這一類的原住民已設籍在都市,不論租屋或購房,他們對目前居住地已有很深的認同,只有過年或豐年祭會回鄉,已經不習慣部落的生活型態;最後一種是「在地型都原」,有別於父執輩在原鄉出生長大,他們就是在都市成長,對於都市的認同更為強烈。
對都原來說,無論是求學或工作都在城市裡,他們已對這個地方更為熟悉,而且也不是每個原住民在原鄉都有土地或房屋,工作機會也少,要回原鄉生活並不容易。目前設籍在都會區的原住民已超過原住民族總人口數的一半,這一點和美國一樣,而且移入都市生活的人仍持續增加中。
遷徙到都市,一方面也是城市的社會福利相對原鄉來得好,政府只要一點經費,就讓原住民就搬來都市。但是原住民搬到都市,他們所面對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像是在原住民的文化裡是沒有貧窮兩個字的,都是共耕共養;因為農務比較多,小孩很多,他們好像很貧窮,但族人彼此扶養、親戚一起養是可以生活的。以前的傳統文化有自己福利方式,但現代社會破壞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希望看到這種狀況,因為面對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談很多在都市原住民所遭遇的困難,主要是希望政府單位能夠看見這些困境並且去改善。目前主管機關都把大部分的預算放在原鄉的發展上,原鄉很多地方不能再做建設,還是繼續做,就造成了破壞,整個經費預算應該要從根做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