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勞動監查官趙掌風

2019.07.29

特別勞動監查官趙掌風

 


文/洪敬舒

 

當前的韓國是個財團財大勢也大的國家,2017年韓國十大財團銷售額就占了GDP的44.2%,稱為財閥經濟體也不為過,因此政商關係、財閥控制經常占據韓國新聞版面。從商業組織觀點,這種超級大財閥必須是透過無數子公司、孫公司甚至是曾孫公司伸入各生產領域,並以帝國化的商業結構服務總公司的需求。直接間接的供應鏈或融資關係,讓財閥得以決定韓國無數中小型企業及勞工能否維持溫飽,過著平凡的生活。

▲韓國十大企業銷售額佔韓國GDP達44.2%,光是三星電子就佔了14.6%為最。圖片來源:Hans Olav Lien 

 

極度不對等的產業結構及勞資關係的黑主題,在韓國的戲劇是常客,民眾卻百看不膩,也許就與貼切現實生活有關。近期,韓劇黑色喜劇「特別勞動監查官趙掌風」(英譯:Special Labor Inspector Jo),就構築了一個人人向資本低頭的社會寫實情境。雖然低頭不必然代表接受,更多時候是無奈使然,但就是這種勞工對於資本積鬱、交雜愛恨的複雜心結,成為韓劇向社會取材而取用不盡的劇本梗。



▲特別勞動監查官趙掌風。圖片來源:MBC


正如黑色喜劇一向慣用的手法,劇中用盡了資本所有反勞動的手法。一名充斥莫名正義感的韓國勞動監督官從單純追討工讀生的薪資開始,一步步追蹤出企業規避勞動法及無所不用其極的逃稅行徑。作為一部醜陋資本的現形記,劇情呈現派遣偽裝、積欠工資、超時加班、打壓工會、職場霸凌、自然人承攬、規避社會保險、違法解僱、職災工傷再加上堆滿化學爆裂物的危險工作場所,甚至洗錢之餘還出現「洗工」(多層次派遣)[1]橋段,直把職場常見的違法亂紀以及勞工窮盡一切的無能為力,全演過一輪,還好誇張戲謔的劇情至少讓觀者能在笑多於淚的拉扯中,期待正義的降臨。

以上是十足的勞資鬥爭的劇情梗,但是從勞檢官的底層主角卻增加公部門的視角,分視著勞動者背後的社會壓迫結構,看似自願性的隱忍可能是為了久病的雙親、稚齡的子女、無盡頭的貨款,或是逐漸衰老的身軀難再承受失業轉職的巨大經濟風險,各種寫實表意道盡勞工集體屈降的無力,卻可輕易的看穿這才是資本家能夠打造不對等社會的最大助力。

資本下的權力不對等是勞工的宿命,按理民主社會還有法治最後防線的守護功能,但劇情卻打破這最後的希望。作為勞工的守護者,劇中的勞動支廳瀰漫著「勞資和協」及「大事化小」的組織氛圍,監督官被大壓小的官場權力結構消磨殆盡淪為被動混日,就連具有準司法官身分可逕自動用的逮捕權力,也因為政治環境的侷限而被勞動監察單位自我閹割,整日妄想靠「勞資對話」解決一切爭端,還出賣勞檢情報賺取外快,從公僕淪落為對資本家彎腰的「資僕」,甚至惡德到對著被加班折磨到不成人樣的申訴家屬直嗆「累就辭職,要快就換公司」。


▲「勞資和協」及「大事化小」的組織氛圍,將監察官的工作熱情消磨殆盡,最後淪為被動混日。圖片來源:MBC

表面劇情是將韓國勞檢部門的無能徹徹底底的嘲笑一番,實際上也誘出另一層思考。

想要成為盡職的勞檢官,行政雜事不說,光是找尋遺漏或刻意隱匿的證據,一次次稱職的案件調查幾乎得用勞檢者自我過勞作為代價。更別忘了,上級施壓、資方律師的法令挑戰,以及不被申訴勞工理解及接受的法律有限性,或咆哮或哀怨「法律只保障有錢人」的不諒解,種種對資本無力感的負面情緒宣洩全由第一線工作者直面承受。這些職場壓力再加上徹底查案的早出不歸乃至暴力威脅的家常便飯,嚴重影響了工作者的情緒與精神與工作的品質。若守護者的代價必須用身體及家庭陪葬,長期下來累積成責任冷感自然不難理解,但有多少受害者願意理解?

隨著新式技術與服務的快速進化,各國勞動法令都已經出現左支右絀的窘境,勞資權力更向不對等傾斜。看著「特別勞動監查官趙掌風」而捧腹大笑的同時,不禁會浮現OS,截斷邪惡資本危害的終極武器,會是一部由經濟控制政治所型構的法令?永不喊累又責任心爆棚的公僕?還是勞動者的自立?



 

 

 


[1] 派遣公司A將受僱勞工派至有人力需求的要派公司B工作,這是一般派遣的模式,而在韓國出現的多層次派遣,勞工被派至B公司後,會再被B公司派至C公司工作,甚至再被轉派至D、E、F…。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主任、貧窮經濟研究者。

 

 

 

喔炫!51是職安連線嘗試做的新計畫,「喔炫」來自OSH(Occupational Safe and Health),也就是職業安全與健康;51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未來專欄將於每個月第五週的週一刊出。 
在這個專欄我們將透過書寫,從小說、戲劇、電影與動漫等媒材裡,挖掘日常生活、社會文化裡被當成背景的職安議題,轉化硬綁綁的法條政策和拗口的專有名詞,變成生活中有溫度的人事物,有時候也會來點冷知識。
專欄內容由相關領域的實務工作者、研究者撰寫,期許每月一篇的小故事,能讓大家看見百工的職業風險,以及提升對安全與健康的認知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