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業傷病的樣貌(上)

2018.09.20

文/鄭雅文、陳宗延

 

隨著《職業災害保險法》立法工程的推展,台灣工作者的職業傷病問題日益受到重視,而對於職業傷病樣貌的掌握,是深化政策討論的要件。本文旨在呈現台灣職業傷病問題的樣貌。我們首先呈現受僱者自覺職災與職業病風險的統計數據,接著介紹主要的「職業危害」與「職業傷病」類型,最後檢視當前職業傷病通報機制,以及勞保職業傷病給付呈現的職業傷病樣貌。

一、職災與職業病風險


從職業健康的研究主題來看,有關職業傷病問題的探究,可從「職業危害」的類型做分類,也可從「職業傷病」的類型作分類。若依職業危害的類型,大致可分為「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人因性」與「社會心理性」五類。若依傷病類型,則可分為「職業災害事故」與「職業病」兩大類,後者再依醫學分科或致病成因作區分,如圖1所示。

1 「職業危害」與「職業傷病」的類型,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根據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2013年進行的「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在立即性職災風險方面,有32.6%的受僱者認為工作環境有「跌倒滑倒」危險,有26.0%的受僱者認為有「切割擦傷」危險;此外,「夾傷、捲傷、物體倒塌、飛落、衝撞、被撞」,也是普遍危害(見表1)(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4)。

 


資料來源: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13年「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本表由作者自行整理。
該問卷由受訪者自填,此題的問句為「您在工作環境中可能會遭遇下列哪些危險(可複選)」,由受訪者勾選。


在職業病風險方面,43.9%的受僱者認為工作環境「聲音太大」,42.7%認為「很熱」,40.5%認為有「灰塵」問題,39.4%認為有「臭味異味」問題,另有31.8%有二手菸暴露。男性工作者遭遇物理性危害的風險較女性高出甚多(見表2)。


註:該問卷由受訪者自填,此題的問句為「您的工作環境有沒有下列情形」,回答選項為「完全沒有」。
資料來源: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13年「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本表格由作者自行整理。
「偶爾有」與「經常有」,在此將後兩類合併為「有危害」。

 

二、職業危害的類型


(1)  
物理性危害physical hazards

物理性危害包括危險性的機械設備、粉塵、油煙、廢氣、臭味、噪音、異常溫度、不良照明、場地濕滑、游離輻射、非游離輻射等。物理性危害常見於礦石採取、營造以及俗稱3K(日語骯髒、危險、辛苦)的傳統製造業,但也出現在不少服務業作業環境中。例如,在交通運輸業、物流倉儲業、餐飲服務業、醫療服務業,常見的物理性危害有熱危害、油煙、廢氣、危險設備等(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


(2)  
化學性危害(chemical hazards

酸鹼溶劑、電鍍液、黏著劑、去污劑、清潔劑、染劑、油漆、塑膠安定劑、農藥、麻醉劑等化學物質,是許多產業常見的化學性危害。在高科技光電產業,使用的化學品尤其繁多且變化多端,難以掌握與監測。在其他製造業、農林漁牧業、醫療保健業、美髮業、清潔乾洗與脫脂作業等工作環境,工作者也可能接觸有害的化學品。根據勞動部2013年的調查資料,有13%的受僱者表示工作中會接觸到化學品,有近8%的受僱者認為化學品接觸有可能會造成傷害健康(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


化學品導致的職業傷病問題相當多元,可能造成立即性的災害事故例如爆炸、皮膚灼傷、中毒,也可能導致慢性疾病,如神經病變、皮膚疾病、肝腎病變、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病變、生殖系統病變、癌症。台灣在1972年發生飛歌電子廠女工暴斃事件,1990年代出現RCA電子廠員工集體罹癌爭議,這兩個重大事件均肇因於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機溶劑。表3列出的是台灣常見的化學性危害類型、產業及其健康危害(郭育良 2007, 王榮德, 鄭尊仁 et al. 2008)。

 

資料來源:(郭育良 2007, 王榮德, 鄭尊仁 et al. 2008)



(3)  
生物性危害(biological hazards

病菌、病毒、寄生蟲、生物性過敏原、生物體產生的毒素等生物性危害,可能導致傳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如氣喘、鼻炎、支氣管炎)或其他中毒效應。生物性危害較普遍的工作場所,有醫療照顧業、長照服務業、農業、畜產業、食品加工業、廢棄物處理業等。根據勞動部2013年調查資料,有8.7%的受僱者會在工作中接觸到致病菌或病毒(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


(4)  
人因性危害(ergonomic hazards

人因性危害指的是,因工具、機器、設備或環境的工程設計不良而對工作者造成的身體傷害,例如器械振動、重複性的肢體動作、負重工作、不正常的身體動作、長時間站立、長時間從事電腦操作、工作台或座椅不適等問題。


根據勞動部2013年調查資料,在各種類型的人因性危害之中,以長時間站立或走動的比例最高(佔54.9%),其他如手部反覆動作(49.6%)、長時間使用電腦(46.5%)、搬運重物(42.6%)、姿勢不自然(30.4%)、使用過重的手工具(24.2%)、使用振動性工具(18%),也是普遍的人因性危害(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如表4)。人因性危害仍多以男性暴露機會較大,但手部反覆動作和工作台或座椅高度不適兩性比例接近,長時間使用電腦則以女性較多。

 


註:該問卷由受訪者自填,此題的問句為「您的工作環境有沒有下列情形」,回答選項為「完全沒有」。
資料來源: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13年「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本表格由作者自行整理。
「偶爾有」與「經常有」,在此將後兩類合併為「有危害」。

 

(5)   社會心理性危害(psychosocial hazards

職場「社會心理危害」指的是,因工作設計、工作安排、社會互動或組織管理方式不當而對工作者造成的精神壓力與衍生的身心壓力疾病,可說是當前重要的職業傷病問題。職場社會心理危害的類型很多,可進一步區分為三個層面,包括「作業層面」,如工時過長、夜班輪班工作型態、工作負荷過重、工作步調太快、工作單調、工作零碎、工作缺乏自主性、責任壓力等問題;「組織管理層面」,如薪資結構不當、職場社會人際衝突、職場霸凌、決策不民主、資源配置不公平、缺乏互信等問題;以及「就業層面」,就業與經濟收入缺乏保障、缺乏集體協商保障、缺乏公權力保障、缺乏其他工作機會等問題(王佳雯, 鄭雅文 et al. 2010)。

台灣研究大致確認台灣工作者工時遠高於先進國家,除此之外,也觀察到2001至2010年間,從事夜班輪班工作的比例高於其他國家且日益增加;工作者的工作控制感有下降趨勢,且此趨勢在年輕族群尤其明顯(Cheng, Chen et al. 2013)。職場暴力問題方面也有日益增加趨勢,且在護理、社工、保全、財務服務、銷售與客服人員等職業族群較為嚴重;而夜班輪班、長工時、高工作負荷、高體力負荷、工作缺乏保障的工作,也較容易遭受職場暴力(邊立中, 鄭雅文 et al. 2014, Cheng and Pien 2016)。

近期研究也發現,公部門工作者雖然工作較穩定、較少有過長工時或夜班輪班工作,且工作自主性較高,但遭受「職場暴力」的比例較私部門工作者高出不少,包括言語暴力(11.0% vs. 7.9%)、心理暴力(6.4% vs. 3.9%),與肢體暴力(2.6% vs. 1.0%)(Liu and Cheng 2017)。此現象或許與公部門工作常牽涉強制規範,因此容易受到民眾、利益團體或民意代表的施壓或抵制;也可能因公部門組織龐大且職權階層明顯,較常出現上對下的職權霸凌所致。

社會心理危害會導致身心壓力與慢性壓力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肌肉骨骼疾病、胃腸潰瘍、不孕、睡眠問題、憂鬱症等。值得留意的是,因工作壓力導致自殺,在日本是重要職業健康議題,在台灣也時有所聞,與工作者長期的弱勢處境不無關係。

(作者鄭雅文為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理事長與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陳宗延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住院醫師)


下一篇:台灣職業傷病的樣貌(下)

 








參考文獻

Cheng, Y., I.-S. Chen, H. Burr, C.-J. Chen and T.-l. Chiang (2013). "Changes in Psychosocial Work Conditions in Taiwanese Employees by Gender and Age from 2001 to 2010."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55(5): 323-332.

Cheng, Y. and L.-C. Pien (2016). Prevalence, Distribution, and Trends of Workplace Violence and Its Associated Health Problems: Findings from National Surveys of Taiwan. Psychosocial Factors at Work in the Asia Pacific, Springer151-172.

Kuo, C.-Y., S.-C. Liao, K.-H. Lin, C.-L. Wu, M.-B. Lee, N.-W. Guo and Y. L. Guo (2012). "Predictors for suicidal ideation after occupational injury." Psychiatry research 198(3): 430-435.

Lin, K.-H., N.-W. Guo, S.-C. Liao, C.-Y. Kuo, P.-Y. Hu, J.-H. Hsu, Y.-H. Hwang and Y. L. Guo (2012). "Psychological outcome of injured workers at 3 months after occupational injury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54(4): 289-298.

Lin, K.-H., J. S.-C. Shiao, N.-W. Guo, S.-C. Liao, C.-Y. Kuo, P.-Y. Hu, J.-H. Hsu, Y.-H. Hwang and Y. L. Guo (2014). "Long-term psychological outcome of workers after occupational injury: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24(1): 1-10.

Liu, H. and Y. Cheng (2017). "Psychosocial Work Hazards, Self-Rated Health and Burnout: A Comparison Study of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Employe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Publish Ahead of Print (NOV 2017).

Shao, Y.-H., W.-Y. Yeh, C.-J. Chen, C.-W. Chen and Y.-L. Guo (2001). "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Work-Related Skin Conditions in Taiwanese Working Popula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43(5): 238-242.

王佳雯, 鄭雅文, 李諭昇 and 徐儆暉 (2010). "職場社會心理危害調查監測制度之國際概況 An International Overview of National Surveys for Psychosocial Hazards at Work." 台灣衛誌 29(6): 551-560.

王榮德 and 潘致弘 (2014). 我國職業性癌症推估模式之研究. 台北,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王榮德, 鄭尊仁 and 杜宗禮 (2008). 環境職業醫學. 公共衛生學. 台北, 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 下冊.

郭育良 (2007). 職業病概論. 台北, 華杏.

陳介然, 鄭雅文 and 何俊傑 (2015). "受僱者之自評非致命性職業傷病的盛行率、分布與相關因素." 台灣衛誌 34(4): 391-402.

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3). 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2013年. 台北.

勞動部勞動與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2014). 工作環境安全衛生狀況認知調查-2013年. 新北市,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鄭雅文 (2013). 台灣職場疲勞的政策因應與問題 職業,病了嗎. 鄭雅文 and 鄭峰齊. 台北, 群學出版社 

鄭雅文 (2017). 致命粉塵:石綿疾病,工業發展史的職業病風暴. 台北, 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

鍾佩樺 and 鄭雅文 (2010). "我國職業傷病通報制度之現況與問題." 台灣衛誌 29(6): 561-574.

邊立中, 鄭雅文, 陳怡欣 and 陳秋蓉 (2014). "職場暴力盛行率與受雇者健康狀況之相關."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33(1): 36-50.